
她是一所充滿文化氣息的品牌學校,在這里,你會發現她的如詩如畫、精致典雅,處處展現著獨具匠心的氣質;在這里,你能體會到老師們愛滿心懷,對孩子們的教育專業、專注;在這里,你能聽到朗朗笑語,陽光的種子播撒在每個孩子心田……她就是邯鄲市邯山區光明南小學。
做為邯鄲市同類學校中的領跑者,光明南小學始終遵循“明德樂學”的辦學思想,以“陽光教育”理念為核心,以“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為導向,以推進精細化管理為載體,以“培養知禮有儀、博聞多才的陽光學子”為目標,教育學生“明禮、明德、明心”,培養學生“樂行、樂學、樂思”,實現了學校特色發展、內涵發展、快速發展。

以“教師發展”為本 打造精銳師資隊伍
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關鍵還是在教師。光明南小學堅持“骨干帶動、同伴互助、自我反思、自主發展”的策略,有力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
打造一支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打造精銳的師資隊伍,首先要求教師必須擁有高尚的師德。光明南小學以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為主題,以活動為載體,在全體教師中樹立“五種精神”:終身從教的敬業精神、刻苦鉆研的科學精神、愛生如子的園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獻精神。近年來,該校涌現出了一批省、市、區級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師德標兵,良好的師德師風在光明南小學已然形成。
打造一支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光明南小學注重教師專業化發展,多種渠道引領教師成長。
一是錘煉教師基本功。為錘煉教師基本功,光明南小學實施了以“四個三”為主要內容的“富腦強功工程”:一是“讀三書”。指導教師系統研讀本學科課程標準、教材和教育理論專著這三大類型的書,每月組織一次讀書沙龍活動,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二是“練三功”。即書寫功、口語功和多媒體技術操作功。在寫字方面,該校制定了明確的練字制度,要求全體教師每人每周書寫軟、硬筆書法作業各一張,書寫內容為中華經典名句、名篇;每人每個教學日輪流在小黑板上用粉筆書寫前一天的教學反思并進行展示。每學期該校都要開展各類教學基本功比賽,如“三筆一畫”基本功比賽,教師朗讀比賽等,提升教師的業務能力。三是“講三課”。光明南小學每學期都要開展以“青年教師過關課、骨干教師示范課、中年教師展示課”為內容的“講三課”活動。四是“評三優”。該校每學期舉辦校級優質課、優質課件和優質教學設計評選活動,對評選出來的教學能手實行動態管理,并組織他們進行講座或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范帶頭作用。
二是注重培養青年教師。光明南小學教師隊伍呈現年輕化態勢,每年都有一批新的教育力量充實到教師隊伍中來,為了使這些教師能在最短的時間掌握課堂教學的方法和思路,盡快成長為教育教學的中堅力量,該校格外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一是制定青年教師發展規劃。教導處有專門針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計劃,根據計劃多次對他們進行有關課堂教學、班級管理等方面的培訓,并輔助青年教師制定個人的三年發展規劃,其中有具體的成長目標和具體的措施。二是為青年教師指定教學導師。根據“青藍工程”幫扶計劃,光明南小學為每位青年老師精心挑選師德高尚、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骨干教師為“教學導師”,進行一對一的指導,開展“師徒”相互聽課,相互評課活動。學校給新老教師定目標、定任務,并制定相應的考核措施,促使青年教師盡快成長。
三是聚焦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是學校提升辦學質量的突破口,只有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向課堂40分鐘要效益,才能從根本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光明南小學發揮三方督導的作用,加強課堂管理,提高教師課堂教學的實效性。一方面,學校成立以中層骨干成員及各學科骨干教師為成員的課堂教學督導組,發揮對課堂教學進行監督、指導的作用。該校督導組成員每天分學科推門聽課,并根據《課堂教學督導評價表》,為授課教師打出課堂教學評價分數,做為年終考核的依據。聽完課后學科督導員安排時間于當天進行評課,并將每日督導聽課情況在辦公平臺進行公告,指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另一方面,該校還充分發揮教研組及教研組長作用,要求同組內每周都要互相聽課、互相評課,共同研課、共同提高。第三方面是每日的輪值領導和分管學科領導,不僅要對課堂進行常規巡查,也必須走進課堂,聽推門課,發現問題,及時與任課教師交流。

以“學生發展”為本 培養全面成長的陽光學子
養成教育系統化,規范學生行為習慣。中國大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意思是說從小養成良好習慣,優良素質便猶如天性一樣堅不可摧。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為使養成教育系統化,光明南小學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組織骨干力量精心編輯了學生養成教育手冊《好習慣成就陽光好少年》,對文明、守紀、學習、衛生、勞動安全等方面的好習慣提出具體詳實的要求,學生人手一冊,學校、教師以此手冊為依據,加強對班級管理的監管力度,做到日檢查,周公布,月評比,引導學生從細節做起,逐步養成并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
社團活動常規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光明南小學相繼成立文藝類、體育類及綜合類共40個社團,涉及經典誦讀、廚藝、書法、繪畫、動畫制作、舞蹈、輪滑等,使每名學生都能掌握一至二項體育特長和藝術技能,強健體魄,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每周三下午,光明南小學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加各種社團活動,為學生提供了表達情感、展示才華、發展個性的舞臺。同時,該校大力開展大課間活動、陽光體育運動及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群體體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該校每學期都會舉辦藝術節、體育節、讀書節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陶冶情操,在比賽中提高素養。
讓閱讀成為習慣,為學生的成長奠基。光明南小學依托學校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特色活動,以“讀好書,習美德,立良行”為宗旨創建書香校園,在校園內播撒讀書的種子,強化閱讀的理念,營造閱讀的氛圍,構建閱讀的課程,開展閱讀的活動。該校充分利用墻面、網絡、電子屏等途徑,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每個班級建立圖書角,設立圖書管理員,制定借閱制度;班主任、語文教師向學生推薦好書;將閱讀納入課程計劃,語文教師每周利用“閱讀課”作為學生集體閱讀交流的時間,開展閱讀指導課、讀書交流課、讀寫結合課等活動,指導并激勵學生快樂讀書,共享讀書的樂趣;同時,該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用活動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

以“學校發展”為本 打造學校特色品牌
一所學校,必須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并能持之以恒地堅持做下去,使之成為學校的一張名片。“經典文化禮儀教育”就是光明南小學一張最靚麗的名片。自2004年起,光明南小學立足學校實際、學生及家長的需求和教育教學工作特點,啟動了“經典文化教育工程”,至今已11個年頭了。11年的堅守,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濃濃的文化氣息。
立體建構,彰顯特色。光明南小學按照邯山區“關于開展特色學校創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總體要求,從理論、內涵、操作等層面上進一步提高對實施經典文化教育的認識,以經典文化禮儀教育帶動學生全面發展。
一是精選教材。光明南小學“經典文化禮儀教育校本課程開發小組”把對學生的人格發展、性情修為乃至人世觀、世界觀、價值觀等的形成具有正面影響的優秀篇章作為首選教材,精選了《三字經》《弟子規》《聲律啟蒙》《論語》《孝經》等經典名篇作為學生誦讀內容。不同年級誦讀不同的內容,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循循漸進。
二是常態開展。每天課前十分鐘,學生在班主任老師的帶領下吟唱、誦讀經典文化,成為校園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每周二下午的“經典文化禮儀教育課”讓學生們翹首以待。高年級主要通過誦讀、辯論、交流體驗其中的和諧思想精髓;低年級則主要以誦、唱、畫、講(故事)來明確文明禮儀的實踐意義……每周三的經典文化社團活動,孩子們穿上古代服裝,仿佛回到了古私塾,或吟誦,或表演,或書寫,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對國學的興趣。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的常態開展,保證了該校每位學生能在小學六年完成“十百千”工程:即熟讀十部經典名篇,背誦百首詩詞歌賦,知曉千個成語故事。
三是濃厚氛圍。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不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為的制約作用,基于校園文化的育人功能,光明南小學創設了高品味充滿詩意的校園環境。走進光明南小學,每一塊墻壁上,都有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的內容,學生在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接受到經典文化的熏陶。一進校門,映入眼簾的是孔老夫子的塑像和金光燦秈的“明德樂學”四字校訓;樓梯兩側展示的是學校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的成果,孩子們身穿古代服飾,自編自演經典小故事;每個樓梯臺階上都是國學經典句子,學生上學、放學、課間活動時都可以誦讀,漸漸熟讀成誦;教學樓有明禮廊、明德廊、明心廊,實驗樓有樂行廊、樂學廊和樂思廊,緊緊圍繞明禮、明德、明心、樂行、樂學和樂思這六大主題,在走廊墻壁上做“文章”;每個班級都組建了班級詩社,詩社名字也是師生共同從經典詩句中提煉出來的,體現各班級的特點。如:“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的“云帆詩社”,“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的“海天詩社”。各年級組教師為自己的團隊起了富有詩意而積極向上的名字,如:“明誠團隊”、“磨劍團隊”“勁草團隊”等,他們還圍繞自己團隊的理念與口號,精心設計營造出富有個性,充滿溫馨、和諧、高效的辦公室文化。該校每個專用教室都有自己古典文雅的名字,如:“潤墨齋”書法室,“萬卷閣”圖書室,“博雅軒”美術室,“靜心軒”心理咨詢室,“稚手坊”手工室等等,將專用室的實用功能與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學生時時處處浸潤在傳統文化之中。
為促進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的開展,該校共印制圖書2000余本,定做古裝近200余套,設立了專門的經典文化室,室內裝飾古香古色,讓學生在這里身臨其境地感受古代學子學習經典文化的氛圍。
知行結合,鞏固特色。光明南小學堅持以“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為載體,以知養行,以行孕知,知行結合,促進了學生的良好思想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一是將經典文化禮儀教育與養成教育相結合。該校在經典文化禮儀教育活動中加強學生明禮育人、明德塑魂、明心勵志的思想道德建設,培養學生樂行于善、樂學于專、樂思于勤的良好學習習慣。如結合九月十日教師節對學生進行尊師禮儀教育。作為深受老師教誨的學生,理所當然熱愛和尊敬自己的老師。尊敬老師,應發自內心,見之行動,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對老師要講禮節;重陽節舉行“小孝星”演講比賽,在全校上下營造了“追孝星、學孝星、做孝星”的氛圍;清明節組織開展愛國詩詞吟誦活動,在活動中體現并鞏固了經典文化禮儀教育實效。該校結合傳統經典文化,培養學生言行舉止彬彬有禮的良好風氣,使優秀傳統美德在學生的一言一行中得到充分地展現。
二是將經典文化禮儀教育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語文老師在授課時注意引導排練國學經典課本??;音樂老師選取合適的篇章為之譜曲并教導學生們吟唱;美術老師引導學生們為經典古詩詞配畫;少先隊活動以古詩文為載體,組織“在詩詞王國里遨游”、“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等活動,各科教師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經典文化禮儀教育。
三是將經典文化禮儀教育與家庭教育相結合。光明南小學引導、鼓勵學生家長積極參與到傳統經典文化禮儀教育活動中來,開設“家庭經典時刻”。要求孩子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每天在孩子放學后、睡覺前,抽出一定時間,與孩子一起學習經典,家校合力,共同引導孩子進入經典文化的殿堂。該校學生每周都會從經典讀本中了解到一些文明禮儀小故事或經典名句,低年級的同學將故事講給家長聽,將畫的畫、學到的句子摘抄到《小小花蜜集》上;高年級的同學將名句或感想寫到《文明禮儀伴我行》日記中,讀給家長聽;家長對照學到的禮儀常規內容評價其實踐做法或提出新的期待。
科學管理,弘揚特色。該校在初步建立推進機制的基礎上,建立了制約、激勵、考核、評價多項機制,推進經典文化禮儀教育不斷向縱深發展。
光明南小學研究制定了《經典文化禮儀教育測評方案》,對于誦、唱、演、畫、學經典較好的學生,學校會給予一次性評價,評價從大到小按照古代科舉制度的等級分為: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六個等級。每學期學校還會進行“經典文化禮儀教育先進班”評比活動,并進行表彰。同時,學校將學生的言行舉止的日??荚u也補充到測評之中,對于那些言行舉止具有傳統美德的學生,也給予表彰,如每學期評選“禮儀小標兵”和“全校十大禮儀明星”等。
創新活動,支撐特色。光明南小學為了激發學生們對經典文化的興趣,教師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大膽創新活動形式,將活動科學的融入舞蹈、游戲、表演、書法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之中,并善于發現和總結,把一些好的、快樂的學習方法在全校推廣應用。如:表演背誦法、熟讀成誦法、吟唱結合法等等,提高學生誦讀的積極性。該校每學期舉行一次大型經典文化禮儀教育成果展示活動,通過吟詠、演唱、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匯報教育成果,為學生張揚個性、展現魅力提供平臺。光明南小學的學生們情緒高漲,有的自編自演小品,有的惟妙惟肖地講述經典禮儀故事,有的在學科老師的輔導下誦、唱、舞、樂、書法為一體……小小的舞臺,濃縮了中華經典文化的精華,令人耳目一新。
持之以恒,顯現特色?,F在,光明南小學的學生每天都會自覺抽出一定時間朗讀“之乎者也”,背誦“人之初,性本善”,不少塵封的經典“圣賢書”正被作為教人成長的好老師。在指導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老師們在心靈上得到了凈化,在思想上得到了升華,在工作、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得到了充實。
經典文化禮儀教育的全面開展,在學生中產生了喜人效應。學生們心中已種下了一顆善良的種子,學會了關心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公共汽車上,孩子們能夠主動給年老的人讓座位,因為他們知道“長者先,幼者后。”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孩子們會用《三字經》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來開導自己,使自己不會半途而廢;當做錯事時,他們會用《弟子規》中的“過能改,歸于無,倘掩飾,增一辜。”來告誡自己不要明知故犯,要知錯就改。該校家長們普遍反映,他們的孩子從經典文化中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和從前相比,孩子懂事多了,變得更有禮貌了。事實證明,光明南小學的經典文化禮儀教育對學生道德、品行、性情、氣質產生了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極見功效的人格熏陶教育。
“桃李芳菲杏未紅,沖寒先已笑東風”。光明南小學以其優越的辦學條件、業務精湛的師資隊伍、鮮明先進的辦學理念、特色發展的辦學思路,依托全體光小人豐盈的智慧和拼搏奉獻的精神,正朝著更加高遠的目標奮進。未來的教育之路任重而道遠,相信光小人可以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助力每位師生揚帆起航。 |